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8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405篇
电工技术   829篇
综合类   1102篇
化学工业   1006篇
金属工艺   493篇
机械仪表   671篇
建筑科学   1004篇
矿业工程   555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777篇
水利工程   527篇
石油天然气   437篇
武器工业   87篇
无线电   9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2篇
冶金工业   486篇
原子能技术   114篇
自动化技术   146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随着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广泛使用,桩底沉渣过厚的问题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均有发现,以福建某房建项目为研究背景通过综合运用不同桩基检测方法准确判断沉渣过厚基桩。使用二重管高压洗孔注浆的方式对沉渣进行处理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通过试验对比得出沉渣越厚处理效果越好,并依靠数值模拟研究了沉渣置换区域强度差异、厚度差异、桩底扩大头的差异对基桩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渣置换区域强度对沉降存在某一阈值,沉渣置换区域越厚受力引起的沉降越大,而高压注浆引起桩端持力层及桩周土体强度增加、受力区域扩大等对基桩承载性能的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43.
水平定向转回拖过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道下穿的不同曲率半径建立了基于S型平面路径的水平定向钻管道回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获得最佳曲率半径的施工方案,并分析了管道回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轴力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进入2-3弯曲段时,管道与导向孔产生较大的侧向接触力,应力应变增大明显,最大径向拉应力为163.8MPa,轴力呈现先迅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的趋势;当管道穿越2-3弯曲段后,管道与导向孔之间的接触力迅速减小,管道处于悬浮状态,局部与导向孔接触稍大,应力应变值基本趋于稳定,且回拖力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局部呈现阶梯式增加的现象;根据仿真模型最终计算,获得管道轴力最大值为10846kN,与实际回拖力为12033kN相比,拟合偏差仅为9.9%,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最后提出净浮力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4.
In this paper, a two-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fluid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impurity content on the discharge pattern and the relevant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an atmosphere pressure helium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nitrogen content was increased from 1 to 100 ppm, the discharge pattern evolved from a concentric-ring pattern into a uniform pattern, and then returned to the concentricring pattern. In this process, the discharge mode at the current peak moment transformed from glow mode into Townsend mode, and then returned to glow mode. Furthe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impurity level, the rate of Penning ionization at the pre-ionization stage increased at first and decreased afterwards, resulting in a similar evolution pattern of seed electron level. This evolution trend was believed to be resulted fro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N2 partial pressure and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metastable species. Moreover, the discharge uniformity was fou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patial uniformity of seed electron density as well as the seed electron level. The reason for this correlation was explained by the reduction of radial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the promotion of seed electron uniformity as pre-ionization level increas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work may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tter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helium DBD under the variation of N2 impurity level, thereby providing a possible means of regulating the discharge performanc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相似文献   
45.
本文分析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重要性,针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此后建筑设备安装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渡槽自身重量大,受地形及起吊高度的影响,如将渡槽槽身预制,则安装极其困难。因此,采用在贝雷梁支架上现浇槽身。实践证明,采用该施工工艺施工方便快捷,既能保证槽身质量又能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选取晋城矿区典型3号无烟煤试样,在实验室进行单轴加载条件下的电阻率测试实验,并开展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不含水断层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含水断层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煤样加载全过程,经过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峰值后破裂阶段、残余变形阶段5个阶段;煤样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特征,煤样电阻率曲线表现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特征;加载过程中,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应力越大电阻率越小,应力为影响电阻率变化的主控因素;塑性变形阶段,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应力和裂隙共同影响电阻率变化,由应力为主要因素逐渐转变到裂隙为主要因素;峰值后破裂阶段和残余变形阶段电阻率急速增大,裂隙为影响电阻率变化的主控因素;通过瞬变电磁法探测不含水断层试验,发现不含水断层导致视电阻率明显升高,表明裂隙为影响断层视电阻率单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不同介质对爆生裂隙形态特征的影响规律,分别开展了空气、水、空气-悬砂颗粒和水-悬砂颗粒作用下的有机玻璃爆破试验,分析了爆生裂隙的长度、宽度和空间偏转角度,得到了爆生裂隙的形态特征和悬砂颗粒在裂隙中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作为介质时,主裂隙的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采用空气作为介质时,分别增大了16.9%和33.3%,可见,含水条件下爆破能量的利用率较高;相比于单纯的空气和水作为介质时,悬砂颗粒的添加使主裂隙长度分别增大了45.2%和45.0%,主裂隙宽度分别增大了133.3%和100.0%。在爆生气体的膨胀作用下,悬砂颗粒被气流带入到爆生裂隙中,很好地支撑了裂隙,使裂隙宽度增大。而且,悬砂颗粒的存在弱化了裂隙扩展的偏转作用,使裂隙偏转角度分布范围分别降低了81.3%和30.0%。试验结论对爆破增透强化瓦斯抽采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前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于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而对夹持于其间的沉积盆地构造格架及活动性研究甚少。以夹持于烟筒山断裂与牛首山—罗山断裂之间的宁夏红寺堡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资料重处理解译、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地震勘探相结合,揭示红寺堡盆地隐伏构造特征,并进一步采用盆山一体化思路分析隐伏构造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区域沙漠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末发生强烈的NE向推挤、扩展和隆升,红寺堡盆地由坳陷盆地转变为挠曲盆地; 在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影响下,烟筒山断裂发生强烈的逆冲作用,古生代—中生代基底逆冲于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受构造变形影响的最新地层为中新统彰恩堡组; 红寺堡盆地内的隐伏古隆起呈NW—SE向,与烟筒山构造带具有相同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受青藏高原NE向扩展影响形成于中新世末,并且至今仍具有活动性; 隐伏古隆起周缘断裂的活动破坏了地表稳定性、蓄水能力和地表植被,导致区域沙漠化呈现有规律的NW—SE向带状展布。该研究成果对于宁夏红寺堡盆地区域稳定性评价及沙漠化的综合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医学图像检索是有效利用医学资源的基础,而医学图像的海量性和增量性为图像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提高医学图像检索过程的效率,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Flink的海量医学图像检索系统。首先,系统通过Web应用作为用户操作入口,在后端搭建数据平台和业务集群;其次,系统通过HBase对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医学图像特征;然后,将所提取的医学图像特征数据进行乘积量化编码,并通过HBase进行存储;最后,通过基于Flink的内存计算对接Kafka进行实时图像检索,以及对批量导入图像的特征索引编码。系统在4个节点的服务器上部署分布式集群,使用真实医学图像数据集进行测试,通过在MapReduce和Spark两种不同技术模块下的对比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更好的检索效率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